前一阵百道网发布了《2023上半年图书影响力数据报告》,整体来说对于榜单图书和图书市场整体的表现早有预期,并不意外。毕竟根据开卷的统计,2023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同比下降2.41%。想想2022年上半年上海、北京及全国的封控措施,开放后2023上半年的零售尚不如去年,说现在是“漫长的寒冬”也毫不为过。
不过百道这个榜单与其他榜单不同处在于,“百道图书榜单的产生是百道网依据所监测跟踪的超过2500家图书评价与推荐机构,以及近13万位图书评论和推荐人所共同密织成的近4000个推荐源网络综合产生的结果”,也就是说,百道其实监控的不是客观的图书销售数据,也不是主观的图书推荐,而是两者的混合,是监控在所有的图书评价和推荐机构平台渠道(我理解也包括达人)的图书曝光量,所以称为图书影响力数据。换句话说,这个榜单监控的是出版机构对图书进行宣传、营销、推荐行为的曝光程度。再说简单点就是出版机构在重点推哪些书。这么说,是不是有点意思了?说得再简单点,甚至可能有点不太合适的比喻,就是看哪家机构的营销编辑更勤奋了。
百道网给出了几个关键的结论,其中第一个就很有冲击力,“至少有一条推荐源的图书仅占2023年上半年新书的10.9%,大量图书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。”说好的二八法则变成了11%和89%,接近90%的新书连一条曝光的机会都得不到。这是马太效应啊。根据北京开卷的数据报告,2023上半年,新书动销品种8.7万余种,那么,按照百道的数据做乘法,整个出版市场大约只有9500种新书获得过推荐/营销。
老实说,这个数据有点吓人,但并不让人意外。
经济不好的时候,要做的无非是开源和节流。开源本来就已经很困难了,节流当然就是第一要务,互联网大厂的裁员都源于此。对于出版行业来说,大量的出版社都是国企,裁员的难度很大,那么节流就是第一要务,这里面,图书营销的费用只好一再压缩,哪怕能节省几本样书也是好的——只是个人猜测。
还有个问题是,图书营销行为的失效和失灵,这也已经是个老问题,仿佛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图书营销了。从近几年看到的各种出版人的访谈、自述以及各种行业的文章,大家都在急切地发问,图书营销到底应该怎么做?具体哪个平台有效,什么样的方式有效?该选择豆瓣还是小红书,抖音还是B站?传统的媒体曝光还有用么?等等都是问题。
说到这里,我想先不急于回答这些问题。先说说我最近的一个观察和体验。
我发现自己最近半年越来越爱刷视频了,作为一个喜欢深度阅读的人,之前更多的阅读还是来自纸书和公号长文。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刷视频号越来越多,为什么是视频号而不是抖音?因为不用切换app。而我最近频繁地开始使用视频号的红心,是因为我真的喜欢这些点红心的内容,点一个红心,就相当于把一篇公号文章转发到朋友圈的强推荐方式。
我自己分析,这是越来越多的PGC入场短视频/视频号的结果。
PGC的入场,让我们在UGC内容之外,可以看到用优秀的剪辑和镜头故事表达出来的更优秀的内容,或者是让我们“在场”,这是我愿意分享那些视频的原因。当然,这里面很多视频就是来源于故事甚至“剧本”,但这不应该是出版业最擅长的么?
把喜欢的内容与人分享,这是天经地义的。图书营销的本质也应来源于此。那么我们拆解一下,对于图书营销来说,这句话有几层意思?
第一是喜欢的内容。
如果不是你喜欢的内容,不是你热爱的内容,你不会去分享,对于图书和编辑来说同样如此。作为编辑,首先要找到你热爱的内容,你热爱的选题,才有让你做成书的动力,才有让你奋不顾身地想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每个人的热情。而现实中,这样的案例也屡见不鲜。
跟出版人聊天,经常听到说一个选题,选题会没通过或者领导不愿意做,编辑本身看好这个内容,重新策划,再上一次选题会,也要出版,最后成为几十、甚至百万级畅销书的故事,或者说首印只是几千册,最后卖到百万册的故事,甚至我自己也经历过。百万册是一个目标,肯定不是唯一的目标,激励编辑的还是对选题内容的热情与执着,想要把好的内容与读者分享的使命。
当然,如果你不是真的喜欢读书,不是真的热爱好的内容,不是真的愿意把这份分享当成自己的使命,或者你只是因为接了领导的某个任务、某个选题而要出版这本书,那么这段还成立么?我建议还是离开出版业,去干你自己喜欢的事情吧,如果想在出版行业苟着,那么也尽量试试爱上它。
第二是分享的内容。
一本书的内容少的十来万字,多的几十、上百万字,你怎么分享?这就是编辑和营销编辑的具体工作了。找到最打动你的部分,做成书摘,邀请更多的书评人,约书评稿,甚至自己写下编辑手记、营销手记,再先进一点就是拍视频故事,然后分享给更多的读者。
前几天跟一个在某大出版机构做过营销总监的朋友聊天,聊到当下营销的种种怪现象的时候,他也说到,很多营销编辑对于要做的事情根本没概念,对书的内容一知半解,甚至根本不读书——不读自己要负责营销的这本书,更不读其他的书,那么怎么了解你的读者,了解自己的作品,了解作者,了解市场?
第三是如何分享。
营销的平台和渠道那么多,传统媒体、新媒体、微博、公众号、抖音、快手、B站、豆瓣、知乎、小红书、线上实体店、综合电商、垂直电商,每个平台有自己的风格和细分人群,传统媒体和微博的影响力日渐衰微,小红书种草据说近年推荐不错,老板说,我不要选,我全都要。但作为编辑和营销编辑,你要清楚自己的作品目标读者是谁,是不是一上来就要全渠道推广?
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前面一条的内容,要了解自己的作品。只有充分了解自己要营销的作品、内容、调性、作者讲述的方式,以及可能的读者群,然后去不同的渠道调试,幸运的话,你在第一个平台就能爆掉,然后其他平台跟进,引起裂变反应。没有那么幸运的话,你可能得反复在不同渠道尝试。是的,这都是辛苦活儿,可能你做了很多别人也都看不到,甚至没有效果,那怎么办呢?
中午休息的时候,刷到一个短视频,一不小心又给了一个红心,是一个旅行博主夸自己在新疆旅行的时候遇到的一个99年的东北小伙导游,那个小伙带客人去便宜的饭店,便宜的纪念品商店,全程都处处为客人着想,原博主说“在年轻人以上班摸鱼为荣的时代,他的认真和勤快显得有点傻”,“这个小伙子是真傻啊,他还以为他的默默付出,努力工作,这样的老实人最后会被人看见吗?哼,我得用这集视频告诉他。”然后一个大大的“会”怼你脸上。
说实话,这样的文案,我觉得应该是图书营销编辑们分分钟写出来的啊,可是我看不到,在视频博主那看到了。然后这个视频我看到的时候已经10万+个红心了。所以,是优秀的营销编辑都去做视频了么?
第四分享的人。
没有人会拒绝故事。而图书营销本质上还是讲一个好的故事给读者。读者是谁?是只在选题会上,被领导和发行的同事问到的时候,才需要考虑的么?当然不是,是在从接触作者、选题立项到最后成书甚至这书卖出几万、几十万册以后你仍然需要考虑的,否则如何进行后续的营销?
可惜现实中,我们大部分看到的是,89%的新书,连一条推荐都没有,很多有几条推荐的书,3个月新书期过了之后也就无“人”问津,是的,又有更重要的新书来了,又有更牛的作者来了,又有自带更多流量的作者来了,少这一本书不少。
上半年,我曾经连续给几个朋友推荐一本不是行距代理的外版小说,因为我全文读完了之后,觉得写得真是好啊,我推荐给了我的高中同学、公司的女同事以及财务大姐,只是因为这书值得,优秀的内容需要被看见。而营销就是把你要推荐的这个作品吃透,然后用你自己的故事去推荐给更多读者。
回到开头,百道网的报告里提到的另外几个结论:文学作品看天吃饭高质量作品匮乏,非虚构作品依托历史人文、社会经济作品超车,少儿图书恢复速度惊人。影视剧、社会关注话题……要么制造热点,要么蹭上热点,提升图书影响力的不二法则。
文学作品真的是看天吃饭高质量作品匮乏么?我对这个结论表示怀疑。毕竟,文学作品是最主观的一类作品,无数的优秀小说都被退稿甚至几次退稿过,那问题出在哪里?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好的编辑和营销编辑无疑就是要做那伯乐。
营销编辑捏着新书的命。
(来源:刘庆余 做書)